合富永道|看五强对决PG电子官方网站- PG电子试玩- APP下载
2025-10-29PG电子,PG电子官方网站,PG电子试玩,PG电子APP下载
在市场弱复苏与政策托底交织、利率与权益市场双双承压的当下,投资者对“稳健增值”的需求愈发迫切。而兼具“债底护身+股性增强”特性的二级债基,成为穿越波动的适配工具,其中可转债基金凭借灵活的股债配置逻辑,更是吸引了广泛关注。在市场不确定性仍存的11月,可转债基金的“攻守平衡”逻辑将持续生效,但唯有精准匹配自身风险偏好,才能让这一“稳健工具”真正发挥价值。
从收益率、规模、机构持有占比等核心维度对比,各基金的风格特质与适配风险偏好清晰可见。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显示,工银可转债债券近3年业绩领跑可转债基金,该基金规模达47.49亿元,在786只业绩满三年的二级债基中斩获济安五星评级,盈利能力与业绩稳定性均表现优秀。2023年至2025年以来,其收益率分别为15.07%、18.66%、10.19%,三年业绩持续向好,85.42%的高机构持有占比更印证了专业资金对其稳健性的认可。该基金近几年震荡市场下红利底仓策略超额回报显著主要原因是:自下而上视角做资产比较,近年来优选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煤炭等红利类股票以及银行类转债作为底仓。今年以来,调整至航运板块、地产板块,等待行业拐点。
基金经理黄诗原现任工银瑞信养老金投资中心投资副总监具有丰富的大类资产配置经验、固定收益研究和投资经验。重视基本面研究,尤其擅长转债类资产的投资,追求稳健绝对收益。
规模为7.70亿元的南方昌元可转债债券A 2025年以来以35.94%的收益率展现出较强的收益弹性。回溯过往,其2023年、2024年收益率分别为-2.31%、-0.59%,7.70亿元的规模与67.43%的机构持有占比,说明其策略更偏向把握短期机会,适合能承受阶段性波动的投资者。
规模为 8.65亿元的华商可转债债券A则是“稳健进取型”代表,2023年、2024年收益率分别为-0.02%、1.5%,波动控制优于南方、华夏等产品,2025年以来22.76%的收益也颇具竞争力。82.83%的高机构持有占比,显示其策略的专业性与可靠性,适合追求“稳中有进”但不愿承担过高波动的投资者。
该基金经理张永志是华商基金多资产投资部总经理,投资特点是债稳股攻、行业联动,稳住确定性较强的行业机会,择机增强收益。
债稳股攻、行业联动:我们从其定期报告披露的持仓可以看出,组合配置偏好集中于银行及非银金融板块的可转债,以获取稳定的债底收益和较低的转股溢价率。在市场行业估值低位或基本面改善时,阶段性、集中式增配高股息、低波动的周期与蓝筹股(如钢铁、能源、航运、养殖等),而非高成长赛道,体现“稳健型进取”特征。
稳住确定性较强的行业机会,择机增强收益:重点配置可转债,股票投资仅为增强收益的手段。基于宏观市场研判,在把握相对确定性行业机会的前提下适当参与权益投资。股票仓位呈现“低配—跃升—再平衡”的周期性特征,非持续性高权益暴露。
规模为5.68亿元的华夏可转债增强债券A与交银可转债债券A同样呈现“高弹性、高波动”特征。华夏可转债增强债券A 2025年以来收益率达28.16%,但2023年曾亏损6.24%;交银可转债债券A今年以来收益25.65%,但规模仅0.46亿元,机构持有占比仅2.29%,流动性与机构认可度相对较低,投资需更谨慎。
科学选择可转换债基金需围绕风险适配、核心指标、策略匹配三大维度展开,兼顾“债底安全”与“股性收益”的平衡,具体可按以下四步操作:
1. 锚定自身风险偏好,明确核心需求:先判断自己能承受的波动范围。保守型投资者优先选“债底扎实、权益仓位低”的产品,侧重稳定票息;进取型可关注“可转债仓位高、权益灵活度强”的产品,博取收益弹性;平衡型则聚焦历史波动适中、业绩稳步增长的基金。
2. 穿透核心指标,筛选优质标的:重点核查四大关键数据,避开“隐形风险”。
业绩表现:不仅看短期(近6个月/1年)收益率,更要追溯3年以上长期业绩,优先选“牛熊周期中均能跑赢同类、回撤控制优于平均”的基金(如工银可转债债券的长期业绩稳定性)。
规模与流动性:避开规模低于0.5亿元的迷你基金(如交银可转债债券A),防止申赎受限;规模过大(如50亿元以上)需关注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是否匹配。
机构持有占比:机构投资者专业性更强,高机构持有占比(如80%以上)可作为加分项(如工银、华商可转债的机构占比)。
基金经理与团队:优先选“固收+权益”双背景、管理该基金满3年以上的基金经理,避免频繁换帅导致策略动荡。
3. 拆解投资策略,匹配市场环境:不同基金的可转债配置逻辑差异显著,需结合当前市场风格选择。
偏债型策略:债券仓位超80%,可转债以高评级为主,适合利率下行、债市稳健的环境。
偏股型策略:可转债仓位高或权益仓位灵活,侧重成长型标的,适合权益市场有结构性机会时(如南方昌元可转债2025年的高弹性策略)。
平衡型策略:股债仓位动态调整,兼顾票息与成长,适配震荡市(如华商可转债的波动控制与收益平衡)。
一是部分基金抗风险能力较弱,需避免单一持有;二是可转债市场出现普跌时,高仓位产品波动会放大。建议将可转债基金作为组合中的“增强部分”,配置比例不超过总资产的30%,其他类型基金形成对冲。
工银瑞信基金经理黄诗原认为,债市风险相对可控,货币政策仍维持宽松基调,后续资金利率有望保持平稳。配置型机构或仍有一定增量需求。银行体系负债端相对充裕,保险公司预定利率下调或带来保费增长的修复,对下半年配置需求构成支撑。久期策略上,建议中性/略超配,等待交易性机会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