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消费投资密码:向“新”而行 主题基金“同路不同命”PG电子官方网站- PG电子试玩- APP下载
2025-08-13PG电子,PG电子官方网站,PG电子试玩,PG电子APP下载
今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超95%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实现正收益,消费主题基金却呈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两极分化。
Wind数据显示,在今年以来少数业绩“告负”的基金中,多只消费主题产品垫底,它们或因重仓白酒等传统消费股而表现乏力;或因调仓节奏而深陷业绩泥潭。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消费主题基金凭借敏锐的“掘新”能力逆势突围,如海富通消费优选A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超60%,消费主题基金首尾业绩差超过70个百分点。
对于接下来的消费投资,基金经理们普遍强调“向新而行”,在传统消费复苏信号尚不明朗的当下,敏锐捕捉消费领域的新变化、新品类、新方向,将是后市一决胜负的关键因素。
在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的市场中,今年以来,部分医药主题基金涨幅已经翻倍,而有些消费主题基金还在负收益的泥潭中苦苦挣扎。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11日,近8000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主动偏股型基金中,95%以上的基金取得了正回报。而在300多只今年以来出现负收益的产品中,出现了多只消费主题基金的身影。
截至8月11日,国融融信消费严选C和国融融信消费严选A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分别为-15.20%和-15.10%,在同类4521只基金中排名靠后。翻看国融融信消费严选的二季报,这只基金的前五大重仓股中有两只白酒股,分别为第一大重仓股五粮液和第四大重仓股贵州茅台,这两只白酒股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分别为4.66%和4.42%。今年以来,贵州茅台、五粮液股价表现均不尽如人意。一季报显示,上述两只白酒股也在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之中,分别位列第四、第六大重仓股。此外,二季度末,在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还出现了美的集团、北大荒、孩子王、伊利股份等消费股。由此可见,该基金是一只重仓传统消费股的基金。
不同于国融融信消费严选,鑫元消费甄选是专注新消费投资的基金产品。二季度末,在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出现了今年以来的热门新消费股——泡泡玛特。泡泡玛特今年以来的涨幅一度超过200%。不过,这并未给鑫元消费甄选贡献太多的助力,截至8月11日,鑫元消费甄选A和鑫元消费甄选C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分别为-14.73%和-14.94%。季报显示,早在2024年二季度末,泡泡玛特就出现在了该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在2024年末至2025年一季度末,泡泡玛特未在该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出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泡泡玛特重新成为该产品的第三大重仓股,持仓比例为5.69%。
此外,在跌幅居前的基金中还出现了浦银安盛消费升级、长信消费精选行业量化等多只消费主题基金。
尽管部分消费主题基金的业绩排名“吊车尾”,但并非所有的消费主题基金都业绩不佳,不少基金凭借对港股新消费板块的挖掘,取得了亮眼的业绩。
截至8月11日,海富通消费优选A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为60.13%。二季报显示,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今世缘、万辰集团、潮宏基、劲仔食品、珀莱雅、三星医疗、首旅酒店、景旺电子、石头科技、佐力药业。与一季报相比,百亚股份、福达股份、海信家电、晶方科技、报喜鸟、晶晨股份退出前十大重仓股,今世缘、珀莱雅、三星医疗、首旅酒店、景旺电子、石头科技新进十大重仓股。近几个季度,这只基金的重仓股持续“大换血”,由此可见基金采取的投资策略较为灵活,轮动也较快。
基金经理刘海啸在二季报透露了其管理思路。他表示,二季度基金延续了一季度的投资思路,保持了较高仓位并突出新消费板块的持仓权重,获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临近二季度末,在消费板块分化加大背景下,基金在板块内进行了进一步的择优选股,同时适当加大了传统消费品种以及电子等方向的配置。
此外,财通资管消费精选、永赢新兴消费智选、国联沪港深大消费等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均超过40%。翻看这些基金的持仓,或重仓医药消费个股,或重仓了港股新消费品种,才得以在一众消费主题基金中脱颖而出。
从消费主题基金明显分化的业绩表现中,可以看出今年新消费赛道火热,而传统消费领域仍有不确定因素。
对于消费板块的投资,银华基金的基金经理李晓星表示,后市依然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消费投资关键要看新变化,新品类、新方向。外需方面,国产品牌与海外大牌的竞争到了深水区,要求国产品牌在产品力方面更加优秀,主要涉及的板块在美护、珠宝、日化领域。未来的出海要求更高,是全方位的,产能、供应链、团队、渠道都要出去,同时要做到深耕本地市场。在内需方面,服务类消费逐步回暖,其中大众餐饮、出行等方向表现不错。渠道变迁带来的新品类机会,线下零售的改变,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对食品、酒类、小家电等细分领域影响较大。
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刘杰表示,近期资金转战港股新消费板块。因为波动幅度相对更小,加上近期内需政策刺激消费升级,港股新消费板块景气度有望提升。该板块正构建在A股市场相对空白的新投资生态,吸引力凸显。在结构上,A股消费板块以白酒、白电等传统必需消费为主;港股新消费板块则聚焦服务与情绪消费,覆盖更均衡,非必需消费占比近七成,精准契合Z世代个性化、体验式消费需求,踩准消费升级节奏。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提示,新消费领域不同公司的发展逻辑、产业情况差异巨大,业绩表现存在较大差异,能否押注有潜力的新消费公司,非常考验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今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超95%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实现正收益,消费主题基金却呈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两极分化。